1、泵的拆卸
拆卸時應嚴格保護零件的制造精度不受損傷:拆卸穿桿的同時應將各中段用墊墊起,以免各中段止口松動下沉將軸壓彎?
注意亊項:
a、將泵殼內的液體放掉;
b、如果軸承部件是稀油潤滑時應將潤滑油放掉;
C、拆去妨礙拆卸的附屬管路,如平衡管、水封水管等管路和引線。
拆卸順序:
泵的拆卸步驟應從拆下吐出側的軸承部件開始,其順序大致如下(因泵的結構有所差別.在拆卸過程中會略有不同):
a、檸下吐出側軸承壓蓋上的螺栓及吐出段、填料函體、軸承體三個零件之間的連接螺母卸下軸承部件乙:
b、擰下軸上的圓螺母,依次卸下護套、軸承內圈(軸承)、有孔軸承壓蓋、擋水圈后,卸下填料體(包括填料壓蓋、填料環和填料等):
c、依次卸下軸上的O型密封圈、軸套、平衡盤和鍵后,卸下吐出段(包括末級導葉、平衡環、平衡套等);
d、卸下末級葉輪和鍵后,卸下中段(包括導葉):按同樣方法依次卸下其余各級的葉輪、中段和導葉,直到卸下首級葉輪為止:
e、擰下吸水段與軸承體的連接螺母和軸承壓蓋上的螺栓后,卸下軸承部件甲(在這之前應先將泵聯軸器卸下);
f、將軸從吸入段中抽出,擰下軸上的鎖緊螺母,依次將軸承內圈、O型密封圈、軸套和擋套等卸下。
至此拆卸工作基本完成,但在上述拆卸過程中,還有部分零件是相互連接在一起的,一般情況下擰下連接螺栓或螺母后即可卸下。
2、泵的裝配
清洗和檢查:
a、用煤油清洗全部的零件,在空氣中干燥或用布擦干;
b、檢查全部零件的磨損情況,對不能確保正常運轉的零件應更換;
c、檢查泵軸是否有灰塵或生銹,用千分表檢查軸的不宜度(軸的徑向跳動值不大于8級精度);
d、當密封間隙超過推薦值的最大值50%時,應更換密封元件。
泵的裝配順序一般是按拆卸順序反向進行;
本型泵裝配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泵能否正常運行,并影響泵的使用壽命和性能參數;影響機組的振動和噪音。裝配中應注意以下幾點:
a、固定部分各零件組合后的同心度靠零件制造精度和裝配質量來保證,應保護零件的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不允許磕碰、劃傷。作密封劑用的二硫化鉬應干凈,緊固用的螺釘、螺栓應受力均勻。
b、葉輪出口流道與導葉進口流道的對中性是依各零件的軸向尺寸來保證。流道對中性的好壞直接影響泵的性能,故泵的尺寸不能隨意調整。
c、泵裝配完畢后,未裝填料前,用手盤動泵轉子,檢查轉子在殼體內旋轉是否靈活、有無摩擦響聲,軸向竄動量是否達到規定要求。
d、上述檢查符合要求后,在泵兩端軸封處加入填料,注意填料環在填料腔中的位置。
泵的安裝
泵的安裝步驟一般包括把泵放在基地上,找水平,調正和聯接泵的管路等。
1、泵安裝時需要的設備
泵安裝時需要下列常規的專用的設備和工具:
a、有負載能力合適而安全的起重設備;
b、每個地腳螺釘處都必須備有一塊墊鐵或楔鐵,作找平底座用;
c、灌漿的材料必須是不收縮的灌漿料。為了灌漿需要準備一個木盒,而且需配有漏斗;
d、安裝和拆卸填料,需要一套專用的工具,如帶鉤的夾具等。
2、泵的搬運在搬運泵時需要注意安全以防事故發生,搬運時要注意下列事項:
A、在搬運泵時,起重機的吊鉤應掛在底座下面:也可以用叉式起重機搬運泵,不允許吊在泵的原動機的螺栓孔或吊泵的軸承體,更不能在泵軸處起吊;
b、起重負載應均勻平衡,且應注意起重設備的承載能力,起吊時應小心謹慎,防止泵件的碰撞,特別應避免泵聯軸器處軸加工配合面的損壞。
C、嚴禁異物或者灰塵在搬運過程中掉入泵和電動機內
3、泵的開箱檢查
泵運到使用單位后因開箱檢查泵的零件是否丟失,是否在運輸過程中有損壞,如果出現由于丟失或者順壞時,應立即向運輸部門或者制造廠聲明。
4、暫時庫存
如果泵在安裝以前需要庫存一段時間,泵仍然需要包裝,而且應該放在干燥、防雨、防灰塵的合適的地方上。泵的吐出口和吸入口應覆蓋,以防異物掉入,泵的軸,軸承和其他精加工零件應注意防潮,要應涂保護油層。
5、泵的基礎
a、泵的基礎必須具有足夠的強度,基礎的質量應等于機組質量的3-5倍,泵的地基應比泵的底座長50-70cm,且要留出地腳螺栓孔(為地腳螺栓3-5倍的鋼管直徑);
b、打地基包括如下內容:地基的地腳螺栓孔的定位,灌漿和留出外連接管路位置,然后在其余空間灌漿,地基的表面可是粗糙的,一邊灌漿效果好。
C、地基完全固化后安裝設備。
6.搬放和找水平
a,在底座下面放置鋼的墊鐵和楔鐵或調整墊,一般都放置在地腳螺栓處。如果底座較長,在兩地腳螺栓中間可放置一塊墊鐵;
b、檢查底座下面的地基,清洗飛塵,油和其他雜物。
C、起重吊鉤吊住底座的四個角上,把底座吊在地基上方,慢慢地把底座放在每個螺栓孔的位置上(對地腳螺栓孔的位置)
d、用一個刀口平尺和機械水平儀放到安裝泵和電機底腳加工平面上,用調整楔鐵或調整墊的厚度來確定底座在各個方位上的水平,推薦每100毫米長度不平度小于0.25毫米,這時地腳螺栓的螺母擰到適當程度(不能過緊),楔鐵或調整墊片應緊固。
e、底座找平,而且和地基配合較緊后才灌漿。
7、底座的灌漿
A、灌漿時,確保做到每個空間的空氣必須全部排出
B、當灌漿材料固化后,擰緊地腳螺栓的螺母,然后再對灌漿材料油漆防潮
C、灌漿后,進行泵和發動機的調正工作
8、設備的調整
設備調整包括角度的調正和中心線位置的調正,至少應在下面三個時期檢查設備,進行調正。
第一次:泵和底座已經把緊,但電動機沒把緊;
第二次:泵和電動機已緊固,但吸入和吐出管路法蘭的螺栓沒緊固;
第三次:在泵運轉24小時后,再檢查一次,檢查后把泵和電動機最后緊固。
9、在調正工作中應注意以下事宜:
a、電機與水泵組合安裝時,應將泵聯軸器端軸伸向外拉出,再保證泵和電機兩聯軸器之間的軸向間隙值。
b、泵只能承受自身內力,不能承受任何外力。
c、在調正以前,檢查全部的管線,保證它們不對泵座產生作用力和力矩;
d、在調正泵和電動機時,墊片應墊在電動機的下面。
角調正是保證聯軸器的兩個平面的平行度。用一塊千分表去檢查聯軸器法蘭端面上的四個點,千分表讀為0.02~0.03;檢查其平行度也可以用塞尺,兩聯軸器平面間的差值(a-b)≤0.06.中心線對中是指泵和電動機軸中心線的對正程度
10、主要管路的聯接
泵灌漿后且緊固在地基上以后,在不受外力條件下對正且連接泵法蘭和管路的法蘭;這個對正聯接不能依靠法蘭螺栓的力。對管路支撐(附加)應避免管路系統的振動。應減少管路對泵的外加力。為了防止泵的損壞,在泵管路連接以前,要對管路系統進行清洗。
安裝管路,應注意事項:
a、使用管路的規格和長度應合適且有足夠的承壓能力;盡量減少管路的轉彎和附件;
b、泵的吸入管路應是短而直。管路直徑應大于或等于泵的吸入口的直徑,泵的吸入管路的彎曲半徑應做成盡量大。
11、附件設備的聯接
壓力表:在吸入管路和吐出管路上用的壓力表必須是質量好,性能合格的儀表。吐出壓力表最好裝配在泵吐出法蘭2倍直徑長的距離上,不能裝在彎管和閘閥的旁邊。以防受不穩定流動的干擾。
聯軸器:泵的電動機聯軸器連接以前重新檢查其對中性;檢查電動機的轉向是否符合要求,如果電動機轉向不符合泵的轉向,必須把電動機轉向調正過來。
軸封:如果需要,在泵運轉以前,重新調整軸封或重新裝配。